据报道:11月6日,广州发文规范公办中小学校和市属高校的体育场馆、附属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工作。“每天学生离校后至少开放2小时,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开放时间不少于4小时”等要求成为了舆论的焦点。
焦点:师生安全如何保障?建议:开放标准应含安保条件
在广州体育设施不足的背景下,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对于普及全民运动是好事。但在学校开放之前,有关部门应该先设定标准化的安保条件。那么,何为标准化安保条件呢?安全往往被视为重中之重的问题。
一旦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,即意味着学校对外开放,这同时也给那些不法人士发放进出校园的“绿卡”。同样的问题在东莞市出现过,该市在2007年进行体育设施开放试点,结果是大部分学校在试点结束前便停止对外开放,并总结了以下三个安全问题:
一是学校自身安全,来校参加健身的人群良莠不齐,一些社会上的流氓、混混也许混迹其中,将会给学校学生的思想、生活等带来很大的冲击,给学校安全带来很大隐患;二是健身者的运动安全,运动中身体损伤的责任追究如何界定;三是校园体育设施的安全,维护问题等;
种种问题的产生,都成为对外开放体育设施这项政策的拦路虎。德生身在安防领域,肩负着安全责任,对学校的安全问题也甚为关注,为了给学校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,德生研究出全国“云平台+终端”的成功案例,且于今年中标了广州市三千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项目。
德生有梦想,以自己的绵薄之力,为学校的安全问题、未来的安保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。